蒙古包的简介和源流
蒙古包的简介:
冢古包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居所,蒙古人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只骆驼运到落脚点,再起帐篷。它具有制作简便、易于组装、抵御风寒等特点。中国其他地区的蒙古族以及东北的鄂温克、达斡尔,西北的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多使用类似的毡包,仅是高矮、形状略有差异,名称也有所不同,但是整体构造,甚至民居文化和祖先拜火的遗风.都是同出一辙的。
蒙古包的源流:
蒙古包起源时间很早,前身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的北夷和西汉时的匈奴等游牧部族所居的“穹庐”、“穹闻”、“毡帐”或“百子帐”。这种居舍结构比较适宜于游牧民族的草原迁徙征伐生活
穹庐、毡帐或百子帐皆以柳木为骨架,用绳索勒紧,并以毛毡作为覆盖物。骨架结构一般都可以伸展收缩,便于迁徙时携运到其它地方安装。蒙古游牧部族使用的蒙古包与穹庐的形制构造一脉相承,是穹庐制作技术工艺发展完善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上一条: 传统蒙古包的制作工艺
下一条: 蒙古包图案元素与建筑外部装饰
版权所有:苏尼特右旗双利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有限公司手机版